超聲探傷檢測中爬波法是什么意思?
2021-07-24 17:04:55
admin
249
當縱波從第一種介質以第一臨界角附近的角度(±30°以內)入射于第二種介質時,在第二種介質中不但存在表面縱波,而且還存在斜射橫波,如圖所示。通常把橫波的波前稱為頭波,把沿介質表面下一定距離處在橫波和表面縱波之間傳播的峰值波稱為縱向頭波或爬波。
爬波的產生
在縱波速度為5850 m/s的細晶珠光體鋼平面試塊上,用頻率為1.8 MHz、晶片直徑為18 mm、有機玻璃斜楔角度為27.6°的兩個探頭分別作為發射和接收探頭,測得試塊水平面的聲場指向性如下圖所示;用直徑為5 mm直探頭在圓柱體側壁測得在入射平面內的聲場指向性,如下圖所示。
a)水平表面上聲場指向性 b)入射平面聲場指向性
爬波受工件表面刻痕、不平整、凹陷、液滴等的干擾較小,有利于檢測表面下的缺陷。如鑄件、堆焊層等的表面下裂紋以及螺紋根部的裂紋等,且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將爬波探頭的入射角α選為第一臨界角,可通過選擇f·D值,來改變對表面附近缺陷的敏感程度,這里f為聲波頻率,D為探頭晶片直徑。這些都是它優于瑞利波之處。爬波速度與縱波相近,在圓弧面上約為縱波的0.96。因橫波吸收能量,爬波離開探頭后衰減很快,回波聲壓約與距離的4次方成反比,檢測距離較小,通常只有幾十毫米,在很多情況下采用雙探頭一收一發相對放置較為有利。